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收藏鉴赏>大师讲玉> 正文
刘建中:浅谈玉雕与禅的关系

2019/11/18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刘建中


在《诗经》的《国风·卫风·淇奥》中有这样一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第一次明确地讲君子的修行如做玉,切磋削磨,臻于完美。由此,君子如玉,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中华文化至今。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其深刻的宇宙人生哲学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与又与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了本土化的中国“禅宗”。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各个文化生活领域中。


佛家倡导的生活禅,是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同样是修行,这就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君子修德如琢玉的关系统一起来了。也因此对玉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对玉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影响,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玉石设计师的艺术与审美追求。


由此,许多与佛家禅宗有关的作品应运而生。最普通的是玉雕佛像、观音像等。佛教造型艺术是弘扬生命本体佛性本觉于三界,以“观佛”过程,心空一切“象”,自产生对表象虚妄的“止观”,推崇简洁、质朴的设计理念,崇尚抽象的美。以至影响玉雕设计者擅长采用抽象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表现,形成一种空灵清澈的境界。


就创作形式而言,禅宗思想对玉雕设计的艺术表达形式具有深刻的影响。禅宗的自性论与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的共通性,就是以人类的自我意识为最高目的,都强调主观性。不管是玉雕设计用怎样的表达形式和处理手法,都是在尊重自我的思想上进行的。从本质上来讲,玉雕艺术的创造,本身就是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和认知。更进一步地说,认清自我和超脱自我是禅宗和所有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玉雕大师通过禅意作品,让有缘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享受宁静,感受禅意。传达“心静自然禅”的佛家哲学。禅家倡导的“不立文字”、“重在体验”的禅理,禅意玉雕作品同样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随性勾勒一个形体,他是你,是我,是身边的每个人。只要内心清和,就能见到自己。

作品把禅意生活带到人们身边,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着开朗、包容、平和的心态,从容地面对生活,涤除心中世俗的杂念,用内心的平静去沉着面对人生,在浮躁烦嚣的生活中,坚守一份宁静,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

在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的今天,社会高速发展,人心浮躁,难以静心,更加显得禅意修行的难能可贵,也终将在玉器作品中展现出来,二者在统一中又相互影响。




作者简介:刘建中,男,汉族,1980年9月7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1998年,拜师学艺,开始学习玉雕基本技能;

2002年,拜玉雕大师陈德水为师,开始学习人物做法;

2006年,拜玉雕大师高兆华为师,学习禅意系列;

2013年,成立禅玉翡翠工作室。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中国玉雕艺术媒体门户网站 —
网址:www.dashiyudiao.com
总部:北京 主编:李京光 编辑部官方微信:13796034138
编辑部官方邮箱:dashiyudiao@163.com
京ICP备18012624号-1) 本站原创文章、图片及版式设计未经授权严禁模仿、盗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