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7 玉雕大师网 编辑整理:大师兄写作组
古代帝王多喜爱玉器,《左传》就记载了许多诸侯王之间用玉为礼物进行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流传至今。
乾隆在文治武功上都颇有建树,不仅如此他还自封“十全老人”。在他的统治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同时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登峰造极的艺术。在这位千古大帝的爱好中,玉器是必不可少的。
乾隆皇帝喜爱玉器超过历代帝王。清宫遗留的古代玉器,大多为乾隆时期收集的,他还亲自进行鉴别、定级,许多清宫遗留的古代玉器,配置的木托、木座、木匣,都是乾隆时期置办的,并带有乾隆钦定的甲乙丙等字样。
蟠龙御题玉瓶
传说中的“乾隆工”
乾隆本人爱玉成癖,使得清代宫廷玉器做工之精,器型之众,使用之广,数量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媲美的。
乾隆把当时江南制玉好手调往宫中如意馆,并要求宫廷画家绘制图样,日夜赶制玉器。故而当时的玉器不但工好,而且还具有相对的艺术性。最后,就是抛光好。当时的抛光是非常讲究的,从粗砂到细砂,再用装有麦麸的布袋用手一点点揉玉器,这么做十分浪费人力,却能把玉质内在的亮揉出来,从而表现出玉质的润度。
乾隆对于宫廷玉器制造给予极大的关注,亲自过问造办处玉作的人员构成,工匠的选派及其技术情况。重要的器物,他还对画稿、制木型、蜡样,以及最后的装饰、摆设等,都一一审查,亲自指示。
所以,后人把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称为“乾隆工”。
康杰作品《碧玉鼎》
皇帝百姓都把玩,玉从庙堂到人间
乾隆刚继位时,励精图治。到乾隆四十五年前,经济还算繁荣,外患已绝,而乾隆转向好大喜功,喜欢奢侈品,存了上万块古玉,放在宫中私密处,没事就去抚摩、赏玩,并给它们编目,评出优劣,终日不已。晚年荒政,以此为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官员到处搜求好玉进献,这自然刺激了玩玉的风气。老北京人为何这么爱玩玉?据说就是乾隆帝推动的。不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累,也带动了工艺的进步。
乾隆二十五年至六十年这35年间,以宫廷玉器为龙头,带动了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以及北京等地玉肆的长足发展。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和具有“玉痴皇帝”雅号的乾隆皇帝的极力推动有密切关系。
乾隆御题白玉山子
乾隆御题的那些古玉
得到一件珍贵的玉器,乾隆总是题诗吟咏,或表示愉快的心情,或对古人工艺的赞叹,或对其用途略加考证。对于当代所制玉,则是记叙其经过,以为传承有续。仅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御制诗中有咏玉诗近八百首,仅现存的《御制谷璧诗册》就收录了他在乾隆辛巳年至庚戌年所作咏叹玉谷璧诗54首,体现了他对谷璧的喜爱。
杨大钊作品
乾隆皇帝曾为众多宫廷收藏的前代古玉题诗、作记、立说,在两岸故宫博物院内,都有乾隆留下的题诗、作记的古玉。
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
“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
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
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
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柯少雄作品《寿比寿》
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桐荫仕女图”,是一件表现江南庭园景色的巧夺天工的作品。乾隆题诗:
“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
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
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
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把它与春秋和氏璧相提并论。
乾隆亲自命名的玉器
痕都斯坦玉,是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
痕都斯坦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莫卧儿帝国。其疆域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亦有"温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译名。后来乾隆皇帝按照藏语及回语发音,亲自考证,确定译作"痕都斯坦"。痕都斯坦玉器,颇为清代宫廷所重,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 "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林小勇作品
纳和阗入版图,随取皆瑶琼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准战役取得胜利,出产和田美玉的新疆正式归入清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和田玉玉贡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对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他特制碧玉刻诗大盘以为纪念(现在养心殿后寝)。在御制《和阗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并说:“回城定全部,和阗驻我兵,其河人常至,随取皆瑶琼。”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两次平定边疆之后,新疆每年有2000公斤贡玉运达京师,造办处及苏、扬二地将和田玉材广泛应用,和田玉已然成为宫廷用玉的主流。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