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8 玉雕大师艺术网
凡是参观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都为那里的“翠玉白菜”深深着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件巧夺天工的国宝,正是一件北京玉雕的典型器物。49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是北京玉雕第三代传承人。在市场大潮的搏击中,他靠着手艺取得了成功,面对诱惑,他始终坚守着对于艺术的追求。他心中有一条准则:治玉,如做人。
靠手艺打出一片天下
在玉尊源玉雕艺术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展示着张铁成近年来的得意之作。展柜正中摆放的是一把翡翠质地的“花开富贵”团扇,晶莹剔透的扇面上面除了花卉和题字,还有数百个大小相同的透眼。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把翡翠团扇的厚度仅为1厘米。完成这件作品,张铁成用了一年多时间。
“玉是磨出来的。”张铁成的一句话,点出了玉雕技艺的一大特点——费时。“磨”不仅体现在制作上,还体现在学上。从1983年张铁成考到北京玉器厂技校学习玉雕开始,30名学员里只有五六个人还在从事玉雕工作。张铁成的下一届学员,一共招了70个,还在做玉雕的就剩下3位。
学玉雕时间长,精神压力大,许多人都敬而远之。张铁成坦言,学玉雕要看自己悟性,从切料、出坯,再到磨细,这一套下来掌握好就得三四年以上。而且,玉雕里的工艺手法太多了,雕器皿得掏膛、下口、活环、起链子,雕人物要求的技艺则更加全面。所以,学玉雕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每块玉料都不一样,得“量料取材”。
1997年,张铁成离开玉器厂,和同事创办了“玉尊源”,并担任总工艺师。如今,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而创业之初,他们没有钱,只有手艺,靠着借来的4台机器,张铁成和几位老工人只能搞“来料加工”。“当时挣点钱,就买一点料。”靠这样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玉料,张铁成才有了创作的资本。
“做玉雕得靠信念。” 张铁成说,那把“花开富贵”团扇原本是一块薄薄的玉料,是要做成手镯用的。张铁成心疼这块玉料,用15只镯子的价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它脱胎换骨。现在,这把团扇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精品,无论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远非15只镯子可比的了。
作为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的传承人,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购买他的作品。有的客户开价很高,说是急着要送礼办事,张铁成不卖。而听说买主是博物馆,要购买他的作品收藏,他却非常慷慨地低价让给对方。“作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都希望它能有个好归宿。”张铁成说,虽然是买卖,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文化的传承。
希望年轻人耐得住寂寞
在张铁成的从艺生涯中,2008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玉文化通过“中国印”和“金镶玉”走向世界。人们熟知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其载体奥运徽宝正是一方真正的玉石印章,它的创作者正是张铁成。
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设计,也有张铁成的心血。最初,“金镶玉”的玉环材质是翡翠,张铁成建议,翡翠不是中国产的,中国的奥运应该选用中国的玉石。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金牌—白玉,银牌—青白玉,铜牌—青玉的搭配方案。经过无数次试验,张铁成负责制作的奥运奖牌玉环不仅能与金属严丝合缝,而且还经受住了高处跌落的考验。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在社会上掀起了“玉文化热”,也让张铁成收获了不少鲜花和掌声。但他选择了继续泡在车间里干活,并乐于指导年轻人。他没有架子,徒弟做不出来的,劲头赶不上的地方,他二话不说,接过来就做。
谈到技艺的传承,他还是有些担忧。过去,玉雕是对身体伤害较大的一门技艺,女工只要45岁,男工55岁,就能办理退休。现在,技术条件虽然有所进步,但是“慢”这一点却没有变。玉雕这门手艺能养活人,但是那些费时费工的工艺却没人愿意学了。“不是不能挣钱,而是见效太慢。” 张铁成惋惜地说,玉雕现在是很热门,但是大多数人学几年之后就会自立门户,一些人一知半解地出去了,虽然挣了钱,但是没有把料用好。张铁成常说,玉雕讲究量料取材。他也像治玉一样,因材施教,鼓励徒弟创新,探索心中的玉雕艺术。(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王琪鹏 文并摄)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