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朴石本纪
我们从心于玉,从事于玉,玉乃石之美者,无数的岁月而成山石之精华。
朴石本纪作品《不知因》
起初我们只知其温润之表,却不知挖掘其内在色泽变化以及万千裂痕所蕴含的特质,慢慢似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愫引导我们痴迷于玉的创作,以至于迷恋玉作为创作材质的一种不可预测性;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我们依稀找到如何顺应释放玉的特质进行创作,借助“自然力”如何与一块玉合作直至相融,最终找到与玉交流共同完成作品的方法,体悟出曾经一直无法言明的情愫是什么——那是玉的特质,是尊重每一块玉。
朴石本纪作品《碧潭清音》
每一块玉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特质。我们根据每块玉的特点,找到他们的艺术语言。由表及内,由痴到知,整个探索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新生婴儿的成长,成长的过程伴随着一路的磕磕碰碰。手里的砂砣在不停地琢琢磨磨,然而每磨去一层都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测的变化,顺着其自然脉络色泽特点的变化与我们对玉的感受相结合,让每一块玉以其合理恰当的姿态展现自我。
朴石本纪作品《访幽》(局部)
一直以来,人们为玉画了一个框,从各方面定义为玉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甚至认为玉只能这样雕,不能那样雕。只在单方面强调它的温润、纯洁等,却忽略了甚至遗弃了玉本身的其它特质,这种定义未免太过局限。如人一般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包含多种特质:有温润也有刚强;有灵巧也有朴实……
自然造物,赋予万物生命,玉是有生命和灵性的,每一块玉都是独特的。玉质不同所蕴含的特点就不同。有的偏向轻盈、有的偏向厚重……
所以在创作时就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用一个题材或若干题材所框定。每块玉都应以其独特的姿态向我们展现其价值。
朴石本纪作品《续秋》
在我们眼里,玉本身不存在杂质或糟粕,这些所谓的“杂质”和“糟粕”或许正是这块玉的特点所在,只是人们没有找到与玉交流的恰当方式。澄怀味象,我们应以包容的、开阔的心态去体悟因机缘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块玉。
朴石本纪作品《凛途》
我们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没有条框的局限,不限手法,结合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尊重与玉相融,来进行大胆地尝试,把我们的人文情怀与玉本身特质展现出来。
继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传统就没有根源;没有发展,继承就没有了生命。作为当代人一味地传承不去探索显然失去了继承的意义,如今我们应用发展的心态和行动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行动在当下,做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朴石本纪作品《听泉》(局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内涵是我们吸取营养的源泉,我们抛开门第之见,同时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我们认为优秀文化的核心是可以相通相融的。我们在吸收营养的同时,也在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我们创作的素材就来自我们对生活的感受,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景一人、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段枯枝、一片叶子都是一个世界。树叶飘落,滋养老树;老树枯死,新树又生,这种生生不息的自然现象所折射出的自然力,给我们无尽启迪。其实人的一生也如一片叶子,人生之路如叶筋一般,叶子有主筋和侧筋之分,一条主筋贯穿始终。
人生亦如此,在前行的路上有很多岔路口,这些岔路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最终还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坚持走下去。自然界的枯荣变化所体现的生命轮回,秋荷残而不败,老树被风雨折断依旧欣欣向荣,抒发生命的顽强……
朴石本纪作品《恍闻》
朴石本纪作品《染暮》
乘物以游心,我们也在寻找萧散简远,道、情、理、趣的文人情怀。寻幽、听泉、访友……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洗涤和回归。我们也在寻找自然界的天真和野趣,树木长成树丛,不经人工修饰,天真烂漫;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相知相怜……
朴石本纪作品《世外世》(局部)
对于作品,我们不限其形式和表现手法。不论是写实还是写意,是抽象还是具象;无论是巧与拙,粗与细,还是运用其它构成或组合,都是以玉的特质和自我内心表达而定。中华文化是丰富的、包容的,玉则承载着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其内涵生生不息,每一块玉都是独特的,因此玉雕作品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朴石本纪作品《如是》
如今,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在寻找人与自然相融的恰当方式,映照着生的姿态,释放玉最美的一面,寻找本真的自我与生命的真谛。
朴石本纪作品《春律》
问山中人山中路,方知诸世有灵,路无数,不过咫尺枯荣,一场复始,冥冥自有物,一曲起秋落。
创作人简介:
孟卧虎 河南省商丘人 艺术总监
田建伟 河南省南阳人
程礼方 安徽省池州人
李飞虎 河南省巩义人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