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收藏鉴赏> 正文
李光权:浅析玉雕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发展

2019/12/5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李光权


中国人喜欢玉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无论是祭祀还是劳动,玉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不可低估的角色。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玉很早就被中国人赋予了重要的意义。甚至,还被人格化,成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与力量。

海昏候墓出土的龙凤纹玉佩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中国历史上,玉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神玉时期、国玉时期和民玉时期。可以说,到了民玉时期,玉才真正被更多的普通百姓所熟悉。

玉石界有一句老话,叫做:玉不琢,不成器。这主要是说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可以成为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工艺品或者艺术品。明清时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玉时期,像陆子冈这样的名噪一时的玉雕大师,真正让玉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

其中,玉雕大师陆子冈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子冈牌。明朝时期,子冈牌一般较为厚重,以矩形居多,整体不算太大。那时,子冈牌多以阴线刻划,线条短粗有力,画面刻画自然清晰,四周还留有较窄的边框,多以简单呈现为主。

而在内容上,子冈牌则多以山水或者诗词为主,图案上讲究吉祥如意。整体上看,体现出的是一种雅致与脱俗。应该说,这种风格延续至今,很多玉雕大师在牌子上的雕刻,还是很讲究文化韵味。

谈到玉雕作品,自然要谈到玉雕技艺,因为没有高超的技艺,就不会有优秀的作品。应该说,玉雕技艺是随着中国玉文化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实现突破。其中,在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已经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回顾历史,无论是声名显赫的玉雕大师陆子冈,还是默默无闻的琢玉高手,他们都曾经用自己高超的玉雕技艺雕刻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玉雕作品。而这些玉雕作品,在满足玉石爱好者的需求的同时,也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予以传播与弘扬。

儒家思想代表性人物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与人为善的一种良好态度,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与文人墨客不同,玉雕大师展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雕刻出与众不同的玉雕作品。

李光权作品

应该说,很多当代玉雕大师在玉雕创作上,都是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思想与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这种以孔子、老子、孟子等思想家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所展现出的文化思想与精神观念,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直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所以,在很多优秀玉雕大师的玉雕作品里,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比如关于山水题材的玉雕作品,除了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外,很多玉雕大师还寄情于景,以此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审美与价值观。

李光权作品

作为玉雕大师,最重要的是要用作品说话。所以,玉雕大师要想获得成功,并且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掌握娴熟的玉雕技艺是重要的基础与保障。然而,要想将玉雕技艺很好地掌握,则需要投入艰辛的努力与执着的付出。

让人欣喜的是,作为工艺美术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玉雕技艺,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而出现停滞现象。相反,近些年来,因为中国玉石收藏市场的火热,也让玉雕技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李光权作品

据我所知,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喜欢学习玉雕技艺,他们一方面是因为受到身边玉雕从业者的影响可以用来谋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玉雕技艺很好地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个人觉得,后者应该更加重要。

作为有着多年玉雕创作经验的玉雕大师,我始终秉承传播玉雕技艺与弘扬中国悠久玉文化的严谨态度,在玉雕创作上勤奋努力的同时,不断发觉玉雕新人,以此将这一古老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

数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绵不断,就我个人理解,很大因素是因为那些融汇中华民族智慧与才情的高超技艺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而玉雕技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手工艺。

我相信,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玉雕技艺都不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因为在这项重要的手工艺里,始终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才情与精神。而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复兴,玉雕技艺势必成为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手工艺项目。


作者简介:


李光权,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国一级/高级工艺品雕刻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现任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龙岗区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李光权17岁正式进入河南省张林玉器厂学习玉雕,凭借自身天赋以及多年的刻苦钻研,以及超高的领悟力,雕刻工艺日趋精湛娴熟。

1991年-1996年,在河南省镇平县玉器厂工作;

1996年-2005年,在广州市宏达玉器厂担任设计总监;

2005年,来到四会并创立翠玉之洲至今;

2014年,荣获“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2015年,任职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2016年,获得“中国一级\高级工艺品雕刻师”称号;

2018年,获得“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欢迎关注玉雕大艺术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中国玉雕艺术媒体门户网站 —
网址:www.dashiyudiao.com
总部:北京 主编:李京光 编辑部官方微信:13796034138
编辑部官方邮箱:dashiyudiao@163.com
京ICP备18012624号-1) 本站原创文章、图片及版式设计未经授权严禁模仿、盗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