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玉雕大师艺术网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提到贾琏在宁府遗留了一块“汉玉九龙珮”,是贾琏与尤二姐相关故事情节的重要见证物。那么这个物件儿应是什么样的呢?
在汉代玉珮中,其实没有雕刻九龙的。考古发掘显示,西汉贵族阶层在礼仪佩戴用玉上实行的仍是从西周延续下来的组玉佩制度,只不过有所改良。在这些组玉佩中,雕刻龙纹或龙形的一般均为单龙或双龙,偶见三龙、四龙。“汉玉”这个词,在清代康雍乾时期也有多重含义。一是实指汉代之玉器。二是指汉代玉器的形制,一般用来指代当时的某些仿制品。三是指代一种玉材,因其色彩纹路与出土汉代玉器所特有的沁色相仿佛而得名。
清代自乾隆中期起,仿古玉之风更盛,其倡导者即为乾隆皇帝本人。乾隆帝仿制古玉器与其个人审美偏好有关,也与玉料供给的大幅改善有关。清代宫廷制玉所用玉料主要是来自新疆和阗、叶尔羌地区的和阗玉(今称“和田玉”)。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由于准噶尔部控制了和阗、叶尔羌地区,新疆玉料难以大量进入宫廷,限制了宫廷玉器的生产。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清军陆续平定了准噶尔和回部的动乱,打通了玉材运输的渠道,乾隆二十四年以后,“和阗良玉充贡宫廷”,解决了长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材料问题。
在乾隆中后期,玉器行业中出现了片面追求技巧而忽略艺术品位的风气。有鉴于此,乾隆帝要求御用玉工按古式琢制玉器。在乾隆皇帝的大力倡导下,仿制古玉器蔚然成风。地方官员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纷纷仿制古玉器,均冠以“汉玉”之名,进献给皇帝。
玉璧有作为尊贵礼品的社会功能。据战国时期或稍晚成书的《穆天子传》载:“(穆天子)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玄璧即黑色或者黑青色玉璧。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赴鸿门宴,在万分危急中逃离项王大营,并安排张良向项羽献上白璧一双,请求谅解。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载,南越王赵佗曾自称“南武帝”,后来汉文帝派陆贾出使南越,赵佗遂表示愿意放弃帝位,并献上“白璧一双”等贵重礼品以表诚意。在汉代,皇帝迎娶皇后,下聘礼的时候也要用到玉璧。据《后汉书·皇后纪》载,东汉桓帝在迎娶梁皇后的时候,“悉依孝惠皇帝纳后故事,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聘礼中就有玉璧。
清乾隆 白玉长宜子孙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两代对汉代玉璧都有仿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玉九螭璧(螭是龙的一种)。此璧中央孔中有一条圆雕螭龙,璧正面高浮雕五条螭龙,璧边缘处还雕有三条螭龙,共是九龙。这实际上是将汉代玉璧上的龙纹饰由线刻变成了立体雕刻。汉代还有一类玉璧,廓外带有镂雕装饰,一般是一对螭龙 ,以及“益寿”“长乐”“宜子孙” 等文字。清乾隆时期宫廷仿制了许多这类出廓璧,一般称为“宜子孙佩”。这一类仿品上的透雕图案以夔龙形象为主,文字有“宜子孙”“长宜子孙”等,尺寸小于汉代原物,更适合佩戴。
明 玉九螭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写贾蓉撺掇贾琏偷娶尤二姐,贾琏担心事情败露,贾蓉出主意说,“叔叔只说婶子总不生育,原是为子嗣起见,所以私自在外面作成此事。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再求一求老太太,没有不完的事。”后来尤二姐确实也怀过一个男胎。这与“宜子孙佩”的寓意正好相合。
所以,贾琏送给尤二姐的“汉玉九龙珮”,应是在清代流行仿汉玉制品的时代背景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虚构的一件器物。其形制应近于清乾隆时期仿汉玉制品“宜子孙佩”,同时也可能借鉴了明代玉九螭璧的设计思路。(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张德斌)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王子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战汉玉器:见证一个激荡的时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