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探秘——赵宝沟文化篇

时间:2018-04-04 来源:玉雕大师艺术网 0 次浏览

2018/4/4 玉雕大师艺术网 作者:哈图

“龙凤呈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与祝福,随着红山文化诸遗址中龙形象不断出现,人们还在内心深处盼望着它也能有凤的形象出现。考古实践证明,这不是幻想。

红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部分之一,我们应该用心去领悟,用心去继承,用心去挖掘,用心去研究,用心去传承。

文化是民族延续之基,文化是民族凝聚、民族生息之根本。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

将其与现代化相融合,能够发挥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国民文化素质和我国文化软实力。

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的赵宝沟村而得名,距今7350~6420年。现在学术界一致认为,赵宝沟文化是兴隆洼文化发展下来的一个分支。

在赵宝沟文化时期诸多遗址中的小山遗址首次出现猪首、鹿首和神鸟组合的“灵物图像”,考古界称之为文化代表物,为“中国第一神图”和“最早的透视图”(或称“中国画坛之祖”),在意识形态和绘画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又在敖吉乡南台地遗址中陆续发掘出几件以精美刻画鹿纹为装饰的陶尊、陶豆等极富历史、艺术价值的重要器物。


赵宝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陶凤杯。

陶凤杯上的凤头冠、翅、尾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接近,已经将凤的特征完全显现,如此完美的“凤”的形象,在史前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发现,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凤”,研究价值极高。

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还有石锛、石凿等,以石斧和石耜居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刀,形制规范,通体磨光,制作得十分精致,这是对兴隆洼文化时期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器具特征的一脉相承。


但较之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赵宝沟时期出土的石器制作工艺更加复杂,造型也更加精美了。

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图腾标志。史学家曾为寻找龙、凤图腾之源上下求索、皓首穷经。

而今“凤”又出在了龙的故乡,让世人重新认识“玉龙之乡”赤峰与远古文化、中华文明的渊源关系。

红山文化时期先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出现中国最早的龙凤图案,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基因。

“龙凤呈祥”,则是最受华夏儿女崇尚的吉祥图饰。

有学者指出,5000年前,龙与凤同时作为象征出现在红山文化史前遗址中,标志着辽河流域是龙凤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占有“根地位”。


这也是红山文化名扬国内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陶器的发明与推广,使制陶业有了显著进步。

在兴隆洼夹砂陶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泥质陶;除了烧制各种罐和钵外,还出现了碗、孟、尊、豆等器形;在继承了兴隆洼时期制陶工艺的基础上更加繁复,更富艺术性,在原来网格纹、“之”字纹的基础上出现了几何纹、鸟兽纹和彩绘纹。


渔猎活动方面,和兴隆洼时期不同的是,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猪骨经鉴定多是野生猪骨,而赵宝沟时期的猪骨则多出自家猪,平均1~2岁,比较一致。

推测当时应该是处于农业和采集、狩猎并重的经济形态。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