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8 来源:中国玉雕大师网 0 次浏览
2017-4-8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梁文斌
在玉器行业默默耕耘三十个春秋,不但让我的玉雕技艺日益精湛,而且激发了我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让我对“厚德载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感悟出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厚德载玉。
梁文斌大师作品《高瞻远瞩》
玩玉,刚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发财致富之工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去理解玉文化的深厚内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不断历练和知识的沉淀,当人们站在人生的另一高度时,逐渐去读玉,懂玉,才发现玩玉不仅可以发财致富,提高自己的物质水平,同样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平和道德修养。我们不难发现中华古文化中有很多图书文献是记载玉德思想的。从《说文解字》谓玉有“五德”,《管子》说玉有“九德”,《札记》则称玉有“十德”说明古人对玉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体现了玉的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及品德息息相关。古人如此,更何况经历几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历练的我们,因而我将在下文引用古文古语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浅谈自己对“厚德载玉”的理解。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古人往往把自己的高尚品德比作为玉,所以佩玉成为了君子的象征,按照玉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是因为君子佩戴玉以后,走路的时候温文尔雅,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上,玉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光明磊落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古人就是这样以用玉、佩玉来养德,仿效玉的温润,外表与内涵均具含蓄之美。而今,玉器如同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往往把玉器当作生活的点缀,财富的象征,投资的产品,大多数人已经阐述不清楚玉的真正内涵,似乎玉器与人的品行渐行渐远。但我们不能忘了品德是玉器的灵魂,应该再次发扬中华悠久的玉文化,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琢玉容易,懂玉难,且行且珍惜!
梁文斌大师作品《生机勃勃》
佩玉不仅是君子有德的象征,而且是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的玉佩上刻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道出了自己人生特别推崇的处事境界——君子不管身处何方,地位如何,都应该如玉一般温润,大度,沉稳含蓄,举止从容,处事如沐春风。在当今浮躁的年代,要成大事者,必须具备温润如玉的气度:在得势时,必须低调内敛,谦和不张扬;在失势时,能够沉稳对待,一笑置之。在玉行业中,赌石是最令人惊心动魄,因为“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衣”。近三十个寒暑,我已记不清出有多少人因赌石一夜暴富,不能把持自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家道中落,一蹶不振;更记不清楚曾经有多少人因赌石倾家荡产,卖车卖房,资不抵债,跳楼轻生,最后家破人亡!在赌石的行业里,没有常胜将军,所以必须有一颗平常心。在翡翠江湖戎马半生,自己经历了起起落落,也见证了同行的悲欢离合。温润如玉的处事境界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玉的另一种品德更为推崇:那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在刘绍棠《花街》中写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从字面上理解:大丈夫宁愿像珍贵的玉器被击碎,而不作低贱的瓦器得以保存。后来喻指,大丈夫宁可保存气节,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而不愿苟且偷生。这一名言对后人影响甚大,便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但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宁为玉碎的气节似乎早不复存在,瞧,四肢健全的大丈夫,为了半斗米竟在大庭广众下跪乞讨,只因太累而不愿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养活家人;大学生不愿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却想一步登天,被人诱进非法传销的道路;女明星为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曾经借用“苏武牧羊”的题材雕刻了一个子冈玉牌,用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恪守自我:大丈夫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梁文斌大师作品《观音》
虽然玉的内涵与高尚品德紧密联系,但它却似乎离安稳年代的我们甚是遥远。但“玉汝于成”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在学校的时候,我对“玉汝于成”懵懵懂懂;在踏入玉雕的行业后,才得以有机会重新去理解这一成语;经历三十年岁月的历练,我对“玉汝于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从一块璞玉到一块美玉的蜕变,需要不知多少的艰辛付出:从开料构思,画图创作,打胚修光,每一道工序,耗时费神。这才是“玉汝于成”的深刻内涵!我从商品向工艺品的高峰攀登时,每走一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索,才得以成功转型;现在我将再次起航,向艺术品的巅峰攀登,毫无疑问,反对与质疑的声音将会不绝而耳。
高处不胜寒,只能常常自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坚信经历蝉蛹痛苦的挣扎,承受着孤寂的淡愁,才能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到达人生和艺术另一个高度,再次成长!作为一个玉雕师,我们精雕细琢,尽善尽美。但在生活中,处处都会有不尽人意和不足,因而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足,发掘他人的优点。无论多么名贵的玉,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瑕疵,玉如此,人亦如此。正所谓人无完人,只要这个人本性不坏,尽管有一些小毛病,仍值得我们结交。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交友,而且让我们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的缺点。这一理念在我艺术创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视玉本身的一些瑕疵,并利用瑕疵去创作,变废为宝,让人心生佩服!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内心去接受玉的不完美,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在从事玉行业漫漫三十年中,我又发现做生意的成功另一秘诀:诚实守信!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你想从事玉的这一行业,就不得去不遵守它的游戏规则——金口玉言,其意义是天子说的话,如泼出的水,绝不能食言!在现今表示人要一言九鼎,决不能出尔反尔,简而言之就是诚信。所以你在购买玉器时,必须谨慎还价,你所还价如若达到卖家预期,卖家一旦同意,买家必须付钱购之;若如反悔,这被视为不守信用,虽然不需要负法律相关责任,但对你的信誉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卖家也要保证玉的质量,而不能漫天要价,有着“能宰一个算一个”的心理,应该做到童受无欺。因为信誉是我们为商之本,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以“玉德思想”为代表的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瑰宝,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自古爱玉,赏玉,戴玉,玩玉,不仅仅是为爱、为美、为辟邪、为保值,更是因为对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乃至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以玉喻人喻事的题材和内容简直是灿若星河,数不甚数,浩如烟海,洋洋大观!岂能三言两语能道尽、参透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礼记•学记》里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雕琢不会成为人们有用的或者喜爱的器具,一个人也是只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仁人君子,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厚德载玉,其“玉”字蕴含着说不尽的高尚品德,难以一一阐述。我对“厚德载玉”的深厚内涵理解尚浅,尽管路漫漫,但我定当穷尽一生,上下求索!
作者简介:梁文斌
中国一级技师
广东省技术能手
佛山市大城工匠
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玉石雕刻总决赛冠军
1990年世界禁止象牙之后,开始雕刻玉器,从一个学徒开始,认知原石,设计造型,完成雕刻,有了美术基础和对手工艺的热爱,这些年过来,我对原料取材实现造型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而对玉器雕刻有了系统的认知,这也是来之不易的缘分。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
编辑:路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