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7 来源:玉雕大师网 0 次浏览
“美丽的石头就是玉”,这是中国人喜爱玉石的初衷,国人也从对美石的喜爱演化出中国玉文化。但从3500多年前出产于昆仑山的昆仑玉(现代称为和田玉)进入中州,进入了殷商王朝后,再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玉文化的含义,德玉文化逐步成为主导,国人也从以美石为贵转向以白为贵、为尊,还用“白玉无瑕”和“操履无玷”等词来比喻操守洁白,污点全无的高尚品德。所以历代士大夫们要求工匠在雕刻和田玉器时务必将玉料中所有的颜色去掉,以示高洁。
马军委作品
虽然在明清时,缅甸翠绿色的翡翠进入中国并逐步流行,但国人对于昆仑玉石还是一成不变的要求它洁白无瑕,将含有色彩的昆仑白玉视为低档、杂色料处理,甚至丢弃。直到上世纪末有色彩的昆仑白玉才逐步被国人认可,其中的青海翠青玉更是受到行内外的追捧,并在市场上有“白玉带翠,价格翻倍”的说法。
马军委作品
笔者从事玉雕已有二十多年,接触过多种玉石材料的雕刻,近年来也雕刻过许多翠青玉作品,对翠青玉也有所认识。在玉器收藏中“一看玉质、二看色泽、三看雕工。”是永恒的定律,下面我也从这三方面来谈谈翠青玉石。
一、翠青玉的质地
对于“白玉带翠,价格翻倍”这一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不够严谨的,不是所有带翠青的和田玉都值钱,如果质地不好、翠中带杂,也非上品。
在和田玉的籽料中,也能见到带有翠色的料,大家知道籽料是通过大自然的搬运、河水的淘洗、砺石的磨蹭而形成。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玉料会受到各种矿物元素的沁入而带上颜色,如铜元素的沁入能使籽料生成带翠籽玉,同时矿物元素常常有多种交叉沁入现象, 也造成了籽料翠色发青发闷甚至发黑,完全失去翠色的艳丽。另外籽料的僵、脏、棉、裂、杂等瑕疵也是在所难免,有时这些缺陷也很难用雕工来掩饰。所以带翠的籽料,也不见得就是好的带翠料。
在翡翠中真正有翠绿色的料也是十分稀少,可见用“翠青”来命名的玉石也是十分珍贵的。被人们普遍认可的翠青玉基本出自青海山料,它与一般的青海料同样存在着绺裂等缺陷,有些料子石性较大、质地较为松散,润泽度也相对较低,这样的翠青玉也就失去了观赏和把玩的意义,收藏价值同样不会太高。
评价翠青玉玉质良莠,要从它的玉性高纯度、质地细腻度和手感温润度等来衡量,只有三者齐备才是良材。上品带翠玉料的致色元素是金属铬,在青海玉的白底色上,由于铬元素的沁入形成像青梅那种淡绿色的条带状的翠色或漂花,甚至是整块玉料都分布着绿色,颜色鲜艳欲滴。成条带状的翠色料被称为“起翠层”,这种翠青玉底子透明度好,色泽艳丽浓阳,与高档翡翠可有一比,两者容易混淆,一般人用肉眼也很难将其区分开来。
另一种被称为“飘花翠”的翠青玉,其翠色分布在浅色的糖白料上,它的翠色浓郁稳定,质地十分细腻,也是优质好料。带翠的青海玉皮料被称为“皮料翠”,其翠色是历经数万年的风霜雨雪沁染渗透而形成,其翠色也很稳定,同样是优品,但其产量有限。以上这三种带翠的玉料才是“价格翻倍”的料。
在翠青玉中还有一种处于断层泥附近形成的玉料,被称为“粗粒翠”,它的矿物颗粒相对较粗,所以水头也不足,其翠色虽浓但发闷。而同样出于青海山料的烟青玉料也含有青色,但两者的青色是不能同日而语,烟青玉的青色中常伴有灰色或浅紫色,使颜色呈灰紫色或烟灰色,其观赏度比翠青玉也大为逊色。
在翠青料中有的翠色分布不均匀,或者色块太小,用这样的翠青玉加工成手饰或小挂件,那些分散或小块的翠色成了点缀,因质地好这些饰件也是市场的抢手货。
二、翠青玉的美色
绿是大自然中植物的主色调,绿的相关用字还有青、翠、苍、碧等,而青色与绿色是比较接近的颜色,对于没有学过美术色彩学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那些是青那个是绿。宝玉石中的翡翠、碧玉、绿松石、青金石等也是以相关的青绿等字来命名。
那么翠青玉是一种什么色彩的玉石呢?
“翠”本是鸟名,其鸟因羽毛漂亮而得。“翠青”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青绿色,一般是用于植物绿颜色系的比较、形容或描述。查“百度词条”对“翠青”是这样解释:出自晋傅玄《郁金赋》“叶萋萋兮翠青,英蕴蕴而金黄。”
在宝玉石中“翠青”色也是相对的,比如在和田玉中含有绿颜色的青玉、碧玉和烟青玉,它们都包含有青绿成分,虽有一些相似却是完全不同的色调和性状。
那么翠青玉与青玉、碧玉和烟青玉有哪些不同,好的翠青除了质地细腻外,就是它独特的色彩。
首先,翠青玉的底色基本是白色,其绿色部分呈现为条状或团块,它那一缕翠绿色如春天里的新叶芽般娇嫩,在白色底子上显得鲜活有加,给人有一种俏皮之美感,这种感觉也是造假者很难模仿的。
其次,翠青玉的绿色光谱比青玉、碧玉更强,一般青玉的颜色较深,在常见光下难以观赏到其青绿色彩,只能在强光的照射下才能显现出来,而碧玉的绿也没有翠青玉那样鲜活俏丽,烟青玉因为带灰而显得暗淡。另外,带翠色籽料的底色一般为青色或青白色,与翠青色容易混为一体,使颜色显得杂乱,大大降低了它的翠色观赏度。
翠青玉的色彩独特之处,就是既有和田玉的沉静凝重,又带有翡翠的活色鲜丽,这样的绿也是其它带绿玉料无从比对的,给人以生意盎然的感觉,所以深受藏家、玩家的喜爱。翠青玉的另一神奇之处是其颜色可随光线的移动和强弱变化而变幻,表层的粗柔也可随着气温的高低和冷暖凉热产生出不同的感觉。
三、翠青玉的巧雕
优质的翠青玉大多出自青海的天然山料,而山料的形态不甚规整且棱角较多,一般都要通过雕刻后才适合把玩或佩戴。
对于有色彩的玉石雕刻,玉雕师一般会采用巧雕技法雕刻,在玉雕行内中有“一巧、二俏、三绝”之说,具体的工艺可分为“巧色、俏色、分色”三种,这三种技法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
马军委作品
巧色就是如何利用材料颜色和形状的问题,在具体的雕刻创作中,作者要充分考虑玉石的颜色(包括杂色瑕疵),将它们有机地融入到作品题材中,使作品更独具特色,形象更加生动。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发展、提高,其目的是发掘玉石颜色的价值。它不仅要将原石上的颜色保留,更要对它精心设计、细致雕琢,让色“俏”出彩来,成为作品“画龙点睛”的亮点,使玉料中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翠青玉只有白与绿两种色彩可“巧”,所以在设计、雕刻时作者必须小心翼翼,尽量根据材料现有条件,做出精心的安排才能出“俏”。
笔者近年来也创作了许多翠青玉巧雕作品,如《忠义千秋》、《望子成龙》等。但是要注意,在人物题材巧色创作中,人物的脸面一定要洁净,颜色需一致(除脸谱作品外),不能为了保留颜色,让人物形象成了一个大花脸或者阴阳面。
玉雕的分色就是运用雕工技法将玉石上固有的颜色分开,玉石的天然颜色是变幻莫测的,分色时要尽量做到层次分明但又要连贯一体,所以分色也是玉石巧雕中最难的,玉雕师必须有看透玉石的洞察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自如地运用分色技巧。
马军委作品
本人今年创作的《太子佛》就是一件翠青玉分色雕刻作品,作品的材料很一般,它的外面被一层杂质包裹,隐约间能现到一道绿筋。
经过审视后我把外面的杂质一点点地剥开,逐步显露材料的本来面目,是一块“起翠层”的料,那道绿筋与白色层紧贴在一起,其翠绿色泽艳丽浓阳,底子透明度较好,根据材料的颜色分布情况,我决定用分色技法来创作。
这块料上尖下方,那层翠青色从上边的浓绿向下逐渐变浅青。首先我小心翼翼地将材料上半部的色层分开,这样颜色既对比强烈又相互映衬。
接着根据玉料的形状,决定将白色部分设计成圆雕太子立佛,将质地最细腻、油润的部位留为佛像的头面,以确保佛的法相整洁,同时表现出童子佛形象的稚嫩可爱及静谧祥和。翠绿色部分雕成佛像背屏,背屏的上半部采用素雕方法,充分展现了翠青玉的秀色和润泽,下半部用浮雕、镂透雕手法雕出精美的纹饰,体现出雕工技巧。
翠青料《太子佛》玉雕是在分色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技法进行雕刻,我认为分色玉雕是色分而料不分,既保留了玉材的完整性,又使作品层次分明,形象更立体、生动。相对来说分色玉雕比巧色、俏色更有艺术魅力。
近年来,在翠青玉的巧雕创作实践中,我个人认为它的价格翻倍,除了其质地和色彩外,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工技巧和作品意景,通过巧雕能让一块平淡无奇的料子焕发异彩,意景设计能使一块与众不同的良材锦上添花。
只有在材料、技艺与意景达到完美的结合,璞玉才能变成艺术精品,收藏价值也水涨船高,这些就是我的青海翠青玉创作体会和认识。
作者简介:马军委
http://www.dashiyudiao.com/dashimove.asp?id=480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