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演绎经典:玉雕大师杨大钊用玉牌解读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时间:2024-06-27 来源:玉雕大师艺术网 0 次浏览

2024/6/27 玉雕大师艺术网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法,生动纪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市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时都城东京繁华的见证。


全画可分为三段:

首段描绘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扎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此外,还有公廨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



路上行人形态各异,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


画面从左往右一路沿街看过来,有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而在城中交通运载工具各异,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 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




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众人围观。




最后一段描绘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玉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是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原画为蓝本,采用阴刻技法雕刻于青玉玉牌之上,玉牌单片尺寸为12.3*4.3*1 厘米,共51片,总长度210厘米,是原画一半大小。

作品由当代阴刻大家、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杨大钊先生历时数年亲自操刀创作,并在刚刚结束的2024第十六届上海玉龙奖评比中,荣获金奖。创作不易,在单一一片玉牌上进行堪称微雕的阴刻已实属艰难,更何况还要连续不断在50多片牌子上雕刻,不但要保证每一片的人物形态变化、亭台楼阁牛马车辆的多样,还要将相邻两块玉牌之间内容连贯上,这需要创作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杨大钊大师在这件玉雕作品上以传承为核心,以全新形式演绎了历史风貌,可以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中国玉雕大师艺术网特此推介,以飨广大玉雕收藏爱好者。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刘鑫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