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玉有微瑕

时间:2017-08-15 来源:玉雕大师网 0 次浏览

2017-8-15 玉雕大师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句话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一首五言律诗《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相对于“白璧有微瑕”来说,“黄金无足色”的含义已经被大多数人了解和认可。

相信很多藏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想买一块漂亮的和田玉,如果用手电筒照着或者用放大镜在阳光下细看发现,发现里面有棉絮、水线或者小细裂等,就会感觉很不满意。

很多玩玉的朋友在收藏初期都有这种困惑:想要完美至极的和田玉,但里面的瑕疵怎么有那么多呢?

古人说:“无瑕不成玉”。既然“金无足赤”,那么天然的和田玉又怎么会达到完美无瑕呢?

玉文化里的“瑕疵”

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并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这其中所谓的“忠”,即“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意思是,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其美质,同样,美玉也不会去遮藏斑点,象征忠。

《吕氏春秋•举难》也记载:“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

这些都说明,古人对于玉的瑕疵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而且瑕疵已经成了玉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君子应该具备的“表里如一”的品德。

瑕疵是什么

和田玉历经千万年岁月变迁,或多或少都受过一些损害。和田玉的瑕疵主要有绺、裂、脏、棉、僵、水线等,但这正是和田玉生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有了这些瑕疵,才赋予了和田玉的生命,否则就是合成的了。

有了这些“瑕疵”,就不是一块好和田玉吗?这种说法太绝对了,有瑕疵并不代表它不是一块好的和田玉。

瑕疵无法避免

我们玩玉也常提到这块玉的净度如何,但是,净度并不掌握着和田玉的命运,千万别盲目地根据肉眼、甚至手电筒加放大镜的方式来判断干净与否来选择和田玉。因为这是一个误区,会让你错过了很多极品和田玉。

即使是最好的和田玉,也不是没有一点瑕疵的。

看料,不是仔仔细细地挑剔杂质,而是看几个大的方面,看最难得的地方——玉质的结构、细度、油糯性、皮色等等。如果这些不错,就非常难得了。仅仅因为一点小杂质,而错失一块有价值的好的籽料,真的是得不偿失。

关于瑕疵,刚进入和田玉行业的新手最为恐惧,买什么都力图圆满。实际上,首先要学会分辨区别哪些瑕疵是不能够容忍的,而哪些是能够忽略的,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和田玉。

和田玉不是玻璃,微小缺陷是能够也应该去容纳的。玩玉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感悟人生的道理。人无完人,玉无完玉,正视所谓的瑕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正视这些,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田玉,才能选出最合适自己的和田玉。任何事物也要带有包容的爱意去欣赏,如此人生才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