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知名度竟归功于港台玉商?

时间:2018-04-09 来源:玉雕大师网 0 次浏览

2018/4/9 玉雕大师网

和田玉市场,如今渠道的形成,基本上要归功于港台地区玉商,甚至整个和田玉市场的早期运作,也完全是港台地区玉商制造的。

1992年,港台地区玉商来到大陆,当时的和田玉原料价格,是现在的1%,当时和田玉在整个玉料市场的价格,并不突出,与昆仑玉、俄罗斯玉石的价格相当,市场还非常不成熟。

90年代中期后,港台地区商人,来大陆收集和田玉新雕之作,这批有技术、有想法的师傅,逐渐转向雕刻和田玉。

▲早期,点着蜡烛治玉


台湾商人提出的种种要求,改变了玉石的加工状态。

白玉要温润,不要那么刺目,要含蓄的光。

于是,上海的工匠们推出了新工艺,台湾商人们又提出对质地的要求,和田玉因为质地细腻,适合作为有大量需求的把玩件出售。

结果很快,籽玉就胜过了青海玉料和俄罗斯玉料,成为玉市场上最昂贵的材料。

焦展作品《观音》

鼎盛时代,港台地区商人用他们的方式,又刺激了雕刻工艺。

当时,台北街头大大小小有几百家和田玉铺位。

因为需求量大,而推动了上海和田玉市场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

但是,这种主宰地位,随着大陆的经济实力强大,而迅速丧失。

2002年开始,大批大陆的商人开始进入和田玉市场,无数的涨价神话开始诞生,这些故事到现在,还在市场上广泛流传。

最初,也是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浙商旅游团的故事:他们去新疆旅游,花500万元买了一卡车料,结果回来粗粗一分,就发现了价值1500万元的玉料。

于是,大批的浙江商人,开始进入原料收购市场,囤玉料的传统,也是那时候留下的,几乎每个与和田玉有关的人,都经历了这种震撼。

焦展作品《蝶恋花》

原来的港台地区买家,和后起的大陆买家,根本不能竞争。

从前,港台地区的买家来大陆,可以细细挑选,可是,北京的买家很快用一种崭新的风格,改变了这种规则。

北京买家来上海,说法都是:“有多少,我全要了”。和田玉作为高端礼品,在北京供不应求,总结性的话是:“在北京,买得好,卖得更好”。

我想老一辈做玉,玩玉的朋友最深有感触:在2002—2008年期间,可以说玉石是供不应求,有时还没有雕刻好的作品,就被玩家们预定走了。

焦展作品《弥勒佛》

据说,当时有玩家自己说卖的太便宜,主动给加价的情况。

在当时,可谓是:只要是玉,可以说全部卖光光的情况,市场供不应求,也因为当时的发展,为玉石行情做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奠基。

当时,都是拿着现金交易,也使一般人退避三舍。

“出来都是拿着几箱现金”。

这时候,港台地区商人,完全没有竞争力了。

无论是购买方式还是购买力,都让位于大陆买家。

近年来,更有大量的港台地区商人,从事“回流”生意,就是把以前买走的东西,再拿回大陆售卖,这边的买价,远远高于他们当时在大陆的购买价格,这也充分证明了大陆的购买力。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