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27 来源:玉雕大师艺术网 0 次浏览
玛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宝玉石之一,在人类宝玉石使用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诸多文明遗迹均有玛瑙质文物出土。
中华民族在数万年的石器加工应用中积淀了大量的玛瑙开采、辨别及加工经验,其造型、用途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与审美,同其他玉种共同构建出精美绚丽的中华玉文化。
玛瑙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用料最多的四大玉种(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玛瑙)之一。
由于玛瑙品种丰富、质地坚韧、色彩多样,所以得到先民广泛使用,将其制作成饰品、工具、武器等。
从石器时代以来,遗存了大量玛瑙质文物。
一、石器时代的玛瑙
在距今约 200万—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华夏祖先已开始使用玛瑙及其他种类的玉石。
在旧石器时代,石质工具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天然石块经过有意识的击打成形,即可得到简单工具,故称之为“打制石器”。
在各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多有玛瑙质原始刮削工具出土。
旧石器时代刮削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石质工具的加工技艺又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时期出土的玛瑙制品,运用了相对精细的打磨技术,并将实用与审美结合起来,原始的玛瑙饰物出现。
近代考古发掘的兴隆洼文化(距今约 8200 年)、红山文化(距今约 6000 年)、夏家店文化遗址,均有不同数量的玛瑙类制品出土。
其用途分化明确且逐步多元化,从实用工具到装饰物品均有涉及。而装饰用途的出现,也为玛瑙日后向珠饰和礼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玉髓玦(距今8200年)
二、商周时代的玛瑙
商周时期,玛瑙器物出土较多,形制更侧重于小型装饰物。
由于玛瑙原石体积较小、裂纹多、硬度高、加工难等特性,用于礼器的玛瑙要少于其他玉石品种,常见有环佩和珠饰。
著名的殷商妇好墓里出土的玛瑙珠串,就说明在殷商时期,中华玉文化已出现了用途分化。
玛瑙最初是以色彩来区分门类,红色称为琼,黑色称为玖。因同为玉属,红色玛瑙亦有“赤玉”之称。
商代红玛瑙珠(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西周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促进组佩制度蓬勃发展,用以彰显身份地位。
组佩多由玉、红玛瑙、贝壳、费昂斯 等组成,因西周崇尚火德,组佩中红玛瑙珠饰占比很大。
随着加工工艺的进步,西周时期红玛瑙珠饰得以大量制作,收藏界称为西周玛瑙。
各地博物馆所藏西周时期组佩中常见此类西周玛瑙,流于民间的西周玛瑙也不在少数。
西周组配(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玛瑙形制较前朝稍有变化,题材选取更趋广泛。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玛瑙饰品和雕刻品的数量随之增加,具有代表意义的有玛瑙环、斧、珠、剑饰等。
东汉时期,玛瑙也广泛用于制作珠串等佛教用品。
战国玛瑙斧(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在古代西方,玛瑙同样被广泛使用。
爱琴海的米诺斯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使用玛瑙制作印石。
位于亚平宁半岛上的伊特鲁里亚人将玛瑙镶嵌于首饰上佩戴。
而在古罗马时期,出征的士兵会选择一块玛瑙作为自己的护符石,他们认为玛瑙能够带来好运和胜利。
玛瑙印石(公元前19—前16世纪,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黄金镶嵌玛瑙首饰(公元前五世纪,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三、两晋、唐、宋、元、明、清的玛瑙
从两晋到唐宋,玛瑙雕刻品大量出现,精品层出不穷,如西晋的夔龙玛瑙璧和唐朝的兽首玛瑙杯。
黄帝时,有玛瑙瓮。至尧时,犹有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可见当时人们对玛瑙的认识。
玛瑙被置于多个上古神秘民间传说之中,作为宝物的代称。
西晋夔龙玛瑙璧(洛阳博物馆藏)
唐朝,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和战乱,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因推崇民族融合且宗教宽容,唐朝复兴的玉文化与前朝有很大差异,以制作实用器具和珠饰为主。
在与西域的沟通发展中,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其中兽首玛瑙杯为唐朝雕刻的代表作。
唐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宋辽时期,玛瑙依然广为流传,宋朝的《太平御览》珍宝部汇总了关于玛瑙的历代文献记载,这也说明了玛瑙在宋朝的珍宝地位。
宋代玛瑙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辽金时期应用同样广泛,北方民族受佛教影响而对珠饰十分喜爱,玛瑙大量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珠饰,甚至被制成存放佛祖真身舍利的容器。
在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发现的辽代玛瑙舍利罐,罐体造型端庄,光润瑰丽。
罐口饰有伞形金盖,盖顶金环纽上穿两根金链连在罐颈部的金丝绳。金盖錾刻仰莲、金翅鸟、火焰和联珠纹,工艺精湛。
辽代金盖玛瑙舍利罐(辽宁省朝阳市北塔文物管理所藏)
元朝末年孔克齐所著《静斋至正直记•石说》中,对玛瑙的使用状况及分类方式有较详尽的记载。
从这个时期开始,玛瑙制作工艺、题材均较前朝有了长足发展,用途更趋广泛,并出现了玛瑙巧色雕刻的工艺形式。
元代红白玛瑙围棋(首都博物馆藏)
明朝时期,中国再次成为一个大一统国家,国力强盛,商业发达。
对玛瑙艺术的品评标准和赏玩方式,在明朝得以确立并成熟。
经过宋元时期的积累沉淀,明朝对玛瑙材质、产地、工艺等已有详尽的探索与研究,并体现在大量的文献之中。
明代螭纹玛瑙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
清朝,随着数代帝王对文化艺术的热衷和国力民生的恢复,至清中期,全国流行佩玉之风尚。
玛瑙也被大量用于装饰制品,如摆件、鼻烟壶、十八子、衣服鞋帽的花片等。
清朝玛瑙材质品种丰富,因年代距今较近,清朝玛瑙器物在古玩市场并不难见,各地博物馆也多有陈列。
综上所述,由于玛瑙本身存在硬度高、块度小的特征,而古代先民受开采能力、加工水平的限制,很难加工出大量、大型的装饰物。
也因此,从中华玉文化的源头开始,玛瑙装饰器物一直是少数人才能佩戴,以彰显特权的用具,等级很高,直到现代出现大型开采机械和电动打磨工具。
随着现代开采能力、运输能力和加工能力的飞越,世界多地大型玛瑙矿藏被开采,批量加工成大量饰品,玛瑙一下变得不值钱起来了,那些色彩暗淡、做工一般的玛瑙制品,已成为工艺品的低端入门品种。
2010年左右,多个优质玛瑙品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如南红、战国红、阿拉善玛瑙,彻底终结了玛瑙不值钱这一观念。
这些品种各有特色:
南红在古滇国就有使用,以胶质感的柿子红、锦红著名,继承单色玉的雕刻体系,形成红色的雕刻美感;
战国红在战国时期有一段鼎盛应用期,现今馆藏颇多,其为多色系组合,红黄二色均能达到极高的纯度,不同色彩的混合,更适合俏色巧雕设计;
阿拉善是戈壁风化玛瑙,以表面自然风化纹理闻名,如眼纹、筋脉纹等,且颜色也丰富多彩,适合观赏象形、创意雕刻。
这几种玛瑙在数年内声名鹊起,一改玛瑙在世人眼中廉价的印象,成为玉石中的知名品种。
战国红玛瑙原石,产地:北票
各地玉雕大师们的加入更加速了南红和战国红的发展,大师们独具匠心的设计,将传统文化与俏色工艺相融合,并施以精湛的雕刻手法,精品就此不断面市,这也将南红和战国红、阿拉善一举推进高端艺术品领域,一炮而红!
战国红《日月同辉》,产地:北票
战国红《渡莲》,产地:宣化
战国红《海的女儿》,产地:宣化
南红《飞龙扳指》
阿拉善玛瑙《帽儿破》
战国红《马》,产地:浦江
南红《不动明王》
战国红《如鱼得水》,产地:宣化
战国红《盛世同辉》,产地:北票
在中华玉石文化发展史中,玛瑙与其他玉石种类交织融合,都是从石质工具脱颖而出的“石之美者”,从工具逐渐演化为具备文化象征意义的礼器、饰品,成为中华玉文化的主要载体。
欢迎关注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